2008年5月30日

請以腸病毒為例提出學校危機管理策略與作為。

(一) 前言:
從組織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學校的組織結構、校園文化、教育內容、管理方式等內在因素,常受到社會、經濟、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學校運作就可能會被不確定因素或突發事故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關於這些不確定因素以及突發事故或者潛藏未爆發的問題,即稱之為「學校危璣」。近年來,由於地球暖化,台灣各地甚至在南部的冬季亦有腸病毒案例的發生,所以各級學校訂定以腸病毒為主的學校危機管理策略及作為實有前瞻遠見、切合時事之重要性
(二) 以腸病毒為主的學校危機管理策略與作為:
1. 警戒期:
(1) 詳細評估危機,提高危機警戒。
(2) 強化薄弱環節,擬定長期工作目標。
(3) 蒐集相關資訊,建立知識共享平台。
2. 預防期:
(1) 建立危機管理計劃系統:
建立預警制度,規劃處理程序,規劃權變計畫,成立危機處理小組,擬定危機溝通計畫,修正與評估相關計畫,建立發言人制度。
(2) 妥善危機準備:
相關需求籌備,人員專業訓練,確立小組成員,熟悉緊急程序,建立相關成員、社區資源緊急聯絡樹,確定責任檢核表。
(3) 沙盤推演及模擬演練:
定期演練,校園安檢,強化宣導。
3. 控制期:
(1) 確認危機:
取得第一手資料,進行資料蒐集及狀況分析,訂定短期對策,通報教育系統。
(2) 孤立危機:
發言人公開資訊及對策,與感染學生家長及社區進行近距離溝通。
(3) 解決危機:
尋求專業機構協助,進行跨部門合作,取得上層機關窗口。
4. 復原期:
(1) 重視心理創傷,提供心理治療管道。
(2) 強化回饋學習,弱化再次發生可能。
(3) 強化形象重塑,轉化學校正面價值。
(三) 反思與建議:
眾所皆知「危機即為轉機」,危機的發生正是檢驗一個組織團體應變能力、向心力、專業責任、行政效率、法律素養等的好時機,平時應強化學校成員對危機的辨識力,從而建立完善的危機管理計畫,進而建構管理策略,並且辦理相關訓練。良好的危機管理,並不是指不會發生任何的危機,而是指在危機發生的同時,可以將風險降至最低,並且預期下一個危機,避免下一個危機,進一步達到管理下一個危機的目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