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日

後現代主義課程學者,William E.Doll,Jr.認為後現代課程有四種基本的標準:豐富性(Richness)、回歸性(Recursion)、關係性(Relations)、嚴密性(Rigor),也是後現代主義課程的基本原理,簡稱4R'S。試說明4R'S之意涵及其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啟示。

(一)前言:
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邏輯理性思維、主體性原則及重視效率工具理性的反撲,在經過工業革命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同時,思潮轉而重視多元、解構與建構、個別差異、革新與批判。後現代主義的教育目的是為了拓展課程與教學的思路,強調感受性、歷史背景,情境意義以及自由的實踐。
(二)Doll的後現代主義課程觀:
Doll試圖建立以混沌理論和無限宇宙觀為基礎的課程理論,他認為後現代課程必須強調開放性、複雜性和變革性,並提出4R的課程標準:
1. 豐富性:
為了促使老師與教師的轉變與被轉變,課程應具有適當的不確定性、模糊性、複雜性以及生動的經驗。
2. 回歸性:
旨在發展能力與組織的結合,以探究啟發性的運用能力。重視對話及反思,由反思引起的對話,才能提升教育品質。
3. 關係性:
包含教育聯繫與文化聯繫。教育聯繫賦予課程豐富的模組或網絡;文化聯繫形成課程賴以生存的大模組。
4. 嚴密性:
意指不斷探索課程,破除框架及原始假設,尋求新的組合、解釋與模式,對不確定的複雜性和解釋性,予以重新組合,建立一個批判性且支持性的組織。
(三)學校本位課程:
1. 意義:
透過學校內外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考量學校的主客觀條件、學生需求、教師專長與家長期望等因素,從事的課程設計,發揮學校辦學特色。
2. 目的:
提供學校及教師更多彈性教學的自主空間,設計符合學生需要的教材及教學活動,以減少對教科書的依賴,充分而完整的結合課程與教學評量。
3. 特色:
(1) 統整學科知識成為學習領域取代分科教學。
(2) 落實教師專業自主,提供發展課程設計及彈性教學空間。
(3) 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為教育核心。
(4) 加強學校及教師的績效責任。
(四)後現代主義課程對學校本位發展的啟示:
1. 採行多元文化教育,進行統整建構性教學。
(1) 主張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
(2) 尊重個人個別差異與提升各文化價值和強度。
(3) 重視人文社會科學,強調生命經驗與世界觀。
(4) 善用建構式教學,推行統整式學習。
2. 採行民主權變行政領導,強化教師專業自主與績效責任。
(1) 引進各方教育資源,擴大參與層面。
(2) 提供多元教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批判反思的能力。
(3) 成立教師學群,建立教學評鑑常態化。
(4) 規劃彈性、開放的教學空間,配合教學和人性化考量。
3. 健全知識領導制度,建構學習型學校。
(1) 設立學校「知識長」,統籌擬定教師專業成長計畫。
(2) 規劃「知識地圖」,發揮知識的螺旋效應。
(3) 運用SWOT分析,融合學生需求、社區發展、教師專長妥善設定學校願景。
(4) 鼓勵教師進行行動研究,推動組織學習。
4. 倡導創新教學經營願景,營造溫馨人文終身學習環境。
(1) 實施組織再造,進行全面品質管理與績效評估。
(2) 鼓勵創新思維教學,轉型學校經營方向。
(3) 發展學生能力檢核機制,掌握學生學習績效。
(4) 發展人文教育,建立學校良好形象,兼顧學校傳統文化及創新文化。
(五)批判及反思
1. 鼓勵家長參與課程設計,建立良好教育夥伴關係。
2. 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及批判精神,建立學習評鑑機制,增強學習能力。
3. 鼓勵教師開創多元、開放、反省的教學理論研究思維,成為轉化型知識份子。
4. 肯定多元人才,建構兩性平權,尊重邊緣文化,正確社會價值觀。

沒有留言: